English

我眼中的日本大学生

2000-08-23 来源:生活时报 张华 我有话说

笔者有机会在日本的大学读学位、教书前后近七年,几乎每天都和日本的大学生接触。

每年的四月,是樱花盛开的季节。在这样灿烂的季节里,日本的大学生们迎来了自己新的人生阶段。

除非在上课的时候,否则,你很难见到成群结队的大学生们。他们住在校外,每月的房租来自自己勤工俭学的收入。离开了教室,他们正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车站,去做时给900块日元的临时工。

富国却不养懒汉,见不到怨天尤人的年轻人,也见不到高谈阔论的逍遥派。在吃苦中长大的日本大学生们,没有中国大学生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养成的那种娇气,也许更懂得自食其力的含义。我在五反田车站附近的一家卡拉OK店里端盘子,我的同学服部和菊池则在一家报馆里骑着自行车送报。他们干的那份差事可一点也不比我的轻松,早晨三点半就得出发,赶在那一大片地区的居民起床前把报纸悄悄的塞进他们的信箱。

我博士学位拿到后,在大学里教英语,原来在学生阶段接触不到的东西,听不到的一些议论才终于有了介入的机会。英文系的课程表全部登出来了,剩下来的事,就是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想听的课程。一位教授开了古英语,学问不可谓不高,可选的人为零。我教的英文作文课,选的人却占英文系所有学生的百分之九十五。不是我的学问比那位教授高,学生们都说,学的课程要管用,将来有利于找工作才行。学以致用嘛。

务实,似乎成了大学生们的学习准则。世界上的知识一辈子学不完,首先学点实用的东西,好生存。我对他们的理解,正来自于艰苦的打工生涯。

马克思说,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都充满了铜臭。这话一点不假。中国人有吃大户的习惯,自己穷,去占富人的便宜,白吃白拿,天经地义。可这办法在日本行不通。大家彼此算得很清楚,谁也不占谁的便宜,哪怕吃一顿饭也如此,吃完后平均分摊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逻辑,日本人有日本人的逻辑。你说哪一种做法好?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